为什么孩子抱得少,容易导致妈妈奶水不足?
点击上方 ▲ 关注「欧茜医生」了解更多育儿知识
欧医生说
很多妈妈在产后感到奶水不足。
造成母亲奶水分泌不足的原因有很多,例如先天性乳腺组织发育不良、既往乳腺癌外科手术或放疗、高雄激素水平或其他内分泌异常(如泌乳素瘤)。但这些问题在正常人群中其实发生率很低。
对大多数人而言,产后奶水不足往往是因为每天哺喂的次数还不够多。
此外,也别忘了,母婴之间是否有足够的亲密接触也会对妈妈的泌乳激素产生影响。
分享一篇文章给大家,梁银菁医生从妇产科医生和泌乳顾问的角度向您细细道来:为什么孩子抱得少,容易导致妈妈奶水不足?
正文
看到这个标题,你可能会感到很惊讶:为什么抱孩子抱得少,也可能导致没奶?
关于这个话题,我觉得很有意思,和大家展开讨论一下。
在大家眼里,母乳是什么?是可以提供营养的食物?是可以提供抗体等各种免疫活性物质的载体?
我的解读是:母乳不仅仅是宝宝的最佳食物,更是母婴亲密关系的链接。
尽管喂养方式无关乎母爱,没有母乳喂养的妈妈,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爱抚、拥抱、呢喃细语来表达母爱。
但是,无庸质疑的一点是:母乳喂养最自然的状态,就是亲喂,而孩子在亲喂的过程中得到的情感体验,比用奶瓶喂养时更加丰富。
妈妈抱孩子
宝贝离“粮仓”更近,哺乳更顺利
为什么?因为在妈妈频繁的抱孩子、调整哺乳姿势、肌肤接触、眼神交流,以及让孩子像托饭碗一样托住妈妈乳房的过程中,妈妈通常是母爱爆棚的,同时充满着自信。爱的激素就自然而然地在母亲体内流淌。
爱的激素,其实就是催产素,又叫缩宫素。除了可以促进子宫收缩,在泌乳里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
婴儿吸吮妈妈的乳头,会激发母亲体内释放催产素,这种激素作用于乳腺腺泡的肌上皮细胞,使肌上皮细胞收缩,引发喷乳反射,也就是民间说的“奶阵”。
而这个奶阵,就是宝宝吃饱的关键。因为奶阵来临的时候,奶的流速会很快,乳汁喷射而出,宝宝能吃到很多奶。
有些妈妈会有温暖、口渴、乳房酥麻或者触电感,有些妈妈虽然什么感觉都没有,但是能看到宝宝很明显有力的吞咽。这,就是奶阵。
而一个开心快乐、轻松自如又自信的妈妈,体内的催产素是爆棚的,很容易就能引发奶阵,也就能顺理成章地喂饱自己的孩子。这让喂奶回归轻松、自然的状态。不需要解释为什么。婴儿吃奶,就像大人吃饭一样容易。
人们常说“近水楼台先得月”,妈妈经常抱着孩子或者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胸前,当宝贝想要吃奶时,会寻着乳房散发的气味准确捕捉到妈妈的乳房,从而顺利衔乳,吃上奶。
相反,如果妈妈很少抱宝宝,缺乏和宝宝交流、接触,有可能会错失宝宝想要吃奶的信号。从泌乳原理来讲,宝宝吸得少,乳汁被移除得少,久而久之,奶就会越来越少了。
“抱孩子”的背后不是溺爱
而是了解需求,及时回应
相较于经常搂抱孩子的妈妈,很少抱孩子的妈妈会错失许多观察和回应宝贝的机会,进而不会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。
那很自然的,她就会不知道孩子哪一种哭声在表达饥饿,哪一种哭声在表达困倦,也不知道哪一个动作表示孩子被纸尿裤里的屎尿弄得很难受。
她更加可能不知道,当其他家庭成员把嚎啕大哭、拳打脚踢的娃抱过来让她喂奶,其实是一个误判:宝宝根本不饿,他只是饱受肠胀气的痛楚而已。
而这个时候,被孩子的哭闹吓得手足无措的妈妈,根本喂不进去一点奶,却悲催地被家人扣上了“没奶”的帽子:这真是比窦娥还要冤。
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种族的妈妈,在听到孩子哭声之后的反应,无一例外都是抱起孩子,拍拍他,并且来回地走动。
在这个过程中,出于本能的驱使,妈妈会仔细地观察孩子,想弄清楚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,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他,安抚他。
而一个很少抱孩子的妈妈,尤其是新手妈妈,这种尝试安抚的机会,往往是被剥夺了。其他家庭成员,比如奶奶、外婆或者月嫂,成为了回应孩子需求的第一人。他们回应的效果如何暂且不予评价,问题在于妈妈本该是养育的主导者,却在此刻沦为了一个奶妈。
提供食物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,是亲子互动,是充满爱的拥抱。
历史上著名的恒河猴实验,就证明了这一点:爱源于接触。这个代母实验里的所有猴子,都选择大部分时间挂在没有奶的“绒布妈妈”的身上,只有在饥饿难耐的时候,才会跑去“铁丝妈妈”那里喝奶,喝完之后会火速回到“绒布妈妈”怀里。
所以,拥抱,并不会宠坏一个孩子,并不会影响他日后的独立。相反,在生命早期提供稳定的抱持,是形成安全依恋关系的基础。
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,一个很少抱孩子的妈妈,很可能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都没能找到一个让她和孩子都舒适的抱姿。
抱得不舒服,喂奶的效率也很可能是低下的,又进一步地打击了妈妈初为人母那点单薄的自信。所以,其实喂奶这件很本能的事情,也是需要后天多加练习的。练习的前提,就是母婴多接触、少分离。
衷心希望,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生命早期有多一些的时间依偎在母亲的怀里。要知道:一辈子很长,而孩子能在你怀里的时间,稍纵即逝。
end
作者:梁银菁 知贝在线咨询泌乳顾问
参考资料:
免责声明:本文数据更新于2020年9月。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、健康、用药的科普信息,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。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。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,请给我们留言。
注:封面图片来源于包图网。
更多专题
1 | |
2 | |
3 |